【純計算】Vacuum 鹵素官能團對鈣鈦礦/MXene界面性質的調控 2024年2月21日 下午2:36 ? 計算 ? 閱讀 33 全文速覽 為了提高鈣鈦礦器件的光電特性和電荷提取效率,專業的界面工程至關重要。近日,武漢科技大學王玉華和安陽工學院郭堯合作發表了關于MAPbI3與Ti3C2T2(T = Cl,Br,I)異質結構的第一性原理研究的文章,研究生方柳入為第一作者。研究成果為設計高性能的MAPbI3復合光催化劑提供了新思路。 計算結果顯示,范德華相互作用在MAPbI3/Ti3C2T2異質結構的形成中扮演了關鍵角色,并確保了界面的穩定性,同時保持了MAPbI3的內在電學特性。此外,作者還觀察到界面處存在強烈的軌道雜化作用,這對電子-空穴激發、界面重構、電子再分布和增強穩定性起到重要作用。 通過Bader電荷分析,作者驗證了從MAPbI3到Ti3C2T2的電子傳輸,并由于界面處顯著的電勢差而形成強烈的內部靜電場,從而促進了電子-空穴的分離。研究也揭示了界面接觸對MAPbI3/Ti3C2T2異質結構的光吸收特性的影響。與單獨的MAPbI3或Ti3C2T2相比,MAPbI3/Ti3C2T2異質結構表現出更高的吸收光譜強度。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觀察到Ti3C2T2的表面功能基團對MAPbI3/Ti3C2T2界面的光吸收峰值有顯著影響。當表面功能基團從Br變為I時,發生了紅移現象。基于這些發現,作者確定了PbI2/Ti3C2Br2異質結構具有出色的性能,包括良好的穩定性、顯著的電荷轉移和在可見光范圍內具有強烈的光吸收。 這些研究結果揭示了一種有利結構,展示了其在光催化和器件設計方面的巨大潛力。通過深入了解MAPbI3/Ti3C2T2異質界面的特性,這將為光電材料的開發和應用提供了重要的科學依據。 結果與討論 圖1. MAPbI3/Ti3C2T2界面的第一性原理計算流程圖 在本研究中,作者考慮了兩種不同的MAPbI3界面類型(PbI2和MAI),以及Ti3C2T2中T為Cl、Br或I的三種不同情況,共研究了六種界面構型。 圖2. MAPbI3/Ti3C2T2?(T=Cl, Br, I)不同軸向界面的示意圖: (a) MAI/Ti3C2Cl2, (b) MAI/Ti3C2Br2, (c) MAI/Ti3C2I2, (d)PbI2/Ti3C2Cl2, (e) PbI2/Ti3C2Br2, (f) PbI2/Ti3C2I2 為了深入了解原子級別生長的初始階段,作者構建了MAPbI3在Ti3C2T2上的吸附模型,以說明反應的競爭情況。通過分析作者推測在初始階段,MA的生長更容易發生,當然這也取決于溫度等生長條件。 圖3. Ti3C2T2表面的示意圖和MAPbI3在Ti3C2T2上計算得到的Ead 作者指出位于Ti3C2T2側的鹵素原子比位于MAPbI3側和界面區域的鹵素原子更局部化。結合表1的結果,PbI2/Ti3C2Br2排列方式的ELF值比其他兩種配置更高,這與上述鍵合水平相對應。 圖4.?優化后的MAPbI3/Ti3C2T2界面的六種ELF模型:(a) MAI/Ti3C2Cl2,(b) MAI/Ti3C2Br2,(c) MAI/Ti3C2I2,(d)PbI2/Ti3C2Cl2,(e) PbI2/Ti3C2Br2,(f) PbI2/Ti3C2I2 電荷密度的差異,電荷耗盡區域和積聚區域在三維等值面上以青色和黃色區域表示。沿著z軸方向的平均平面電子密度差異(Δρ)可用于進一步研究MAPbI3/Ti3C2Cl2異質結構中電荷遷移和重新分配的細節。 圖5.?(a) MAPbI3/Ti3C2T2界面電荷轉移的示意圖,等值面和沿z軸的平均平面電荷密度差異(Δρ): (b) MAI/Ti3C2Cl2, (c) MAI/Ti3C2Br2, (d) MAI/Ti3C2I2, (e) PbI2/Ti3C2Cl2, (f) PbI2/Ti3C2Br2, (g) PbI2/Ti3C2I2 界面接觸處的內部電場出現與MAPbI3和Ti3C2T2之間的靜電勢差值直接相關。在所有六種界面配置中,Ti3C2T2的平均平面靜電勢較低,電子具有從MAPbI3轉移到Ti3C2T2的趨勢。此外,PbI2/Ti3C2T2連接的功函數比MAI/Ti3C2T2界面更小。對于電子發射而言,表面的功函數較低意味著存在更大的電子逸出可能性。 圖6. MAPbI3/Ti3C2T2的平均平面靜電勢分布:(a) MAI/Ti3C2Cl2,(b) MAI/Ti3C2Br2,(c) MAI/Ti3C2I2,(d) PbI2/Ti3C2Cl2,(e) PbI2/Ti3C2Br2,(f) PbI2/Ti3C2I2 為了探索光電材料的潛在用途并確定其在光照環境下的適應性,需要全面了解其光學性質。Ti3C2T2主要0.15eV附近的峰值。需要注意的是,鹵素變化和MAI、PbI2表面的切換不會影響峰值的位置。在這個波長范圍內,PbI2/Ti3C2Br2顯示出最大的光吸收。在3.6 eV處,I和Pb的5p和6p軌道之間的導帶到價帶躍遷貢獻了一個峰值。在界面區域,作者觀察到吸收光譜呈現寬范圍的特征峰,并且這些峰值按照Br、Cl和I的順序呈現規律性的能量下移。 圖7.?優化的MAPbI3/Ti3C2T2界面的光吸收系數:?(a) Ti3C2T2, (b) MAPbI3, (d) MAI/Ti3C2T2, (e) PbI3/Ti3C2T2. (c) 光照下MAPbI3/Ti3C2T2界面的示意圖 原創文章,作者:計算搬磚工程師,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m.zzhhcy.com/index.php/2024/02/21/964483d333/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推薦 【GC-DFT+實驗】葉汝全團隊Nature Catalysis:給單原子催化劑施加一點應變,效果更好! 2024年1月19日 【DFT+實驗】浙理工紀律律/王晟、紹興文理劉準:RuX?(X = S/Se/Te)中硫族配體效應及析氫構效關系 2023年11月8日 【DFT+實驗】云南大學郭洪教授:全氟烷基功能化的共價有機框架界面工程實現超長循環和無枝晶的鋰負極 2024年3月17日 北理工姚裕貴教授團隊在反鐵磁材料中發現面內反常霍爾效應 2024年3月25日 【DFT+實驗】基于氟化二維ZIF的電子能量耗散對超潤滑的調制機理 2024年2月21日 6個案例,3個比方,講清倒空間、倒格子、第一布里淵區、高對稱k點、k path等概念!11月7日發車! 2023年1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