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丁烷的氧化脫氫(Oxidative dehydrogenation, ODH)有可能有效地生產丁二烯,而不會產生平衡限制或焦炭形成。盡管進行了廣泛的研究工作,但在具有氣態O2的傳統催化ODH中,單程丁二烯產率限制在<23%。
基于此,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李凡星教授(通訊作者)等人報道了熔融的溴化鋰(LiBr)作為一種有效的促進劑來修飾具有氧化還原活性的鈣鈦礦氧化物,即La0.8Sr0.2FeO3(LSF),用于正丁烷的化學鏈式氧化脫氫(chemical looping-oxidative dehydrogenation of n-butane, CL-ODHB)。
在工作狀態下,氧化還原催化劑由覆蓋在固體LSF基底上的熔融LiBr層組成。改性鈣鈦礦(LSF)在ODH步驟中用正丁烷還原,然后通過循環氧化還原模式用空氣再氧化。通過這樣做,作者將空氣分離與催化ODH相結合,同時避免了O2和正丁烷之間的直接接觸。在文中,作者實現了42.5%的丁二烯收率,幾乎是文獻報道的最大收率的兩倍。
表征和從頭算分子動力學(AIMD)模擬表明,LSF上形成的過氧化物與熔融的LiBr反應形成活性原子Br,作為C-H鍵活化的反應中間體,同時熔融的LiBr層抑制了非選擇性CO2的形成。該氧化還原催化劑設計策略可以擴展到其他輕質烷烴的CL-ODH,例如異丁烷轉化為異丁烯,為烯烴生產提供通用方法。
Alkali metal halide-coated perovskite redox catalysts for anaerobic oxidative dehydrogenation of n-butane. Sci. Adv., 2022, DOI: 10.1126/sciadv.abo7343.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adv.abo7343.
原創文章,作者:Gloria,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m.zzhhcy.com/index.php/2023/11/21/84f86762e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