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募格學術綜合整理自象牙塔那點事兒、皮豆扯教育、微博、大學生的小生活、百度百科等
高校因簡稱經常發生爭議,今天小編就來盤點一下。高校簡稱背后的“愛恨情仇”,都可以拍一出大型連續劇了。
用官方措辭解釋,高校簡稱就是大家約定俗成的對某一大學的叫法,常選用高校校名中具有代表性的某個字,后墜“大”。常見句式為某大/某某大,但是!中國的高校真的是太多了,這就難免會造成一些“簡稱”趣事。
當“東,南,西,北”和“大”相遇,怕也只有北大可以毫無爭議了。
因為“南大”這個簡稱,南京大學和南昌大學就曾鬧得不可開交。
2015年6月30日,南昌大學官網正式發布了《南昌大學章程》。南昌大學官網稱,該章程根據教育部《高等學校章程制定暫行辦法》(教育部令第31號)和《江西省高等學校章程核準辦法(試行)》(贛教法字[2012]10號)精神,經江西省高等學校章程核準委員會第2次會議評議,并報省人民政府同意,教育廳核準發布。
其中,《南昌大學章程》總則部分所列的第一條即為:“學校名稱為南昌大學,英譯為NANCHANG UNIVERSITY,簡稱‘南大’,學校的互聯網域名為:ncu.edu.cn。”
這一舉動隨即引發諸多爭議,其中南京大學校友的反對意見較為強烈。因為早在2002年,南京大學注冊的校名商標中就包括簡稱“南大”。2014年,經教育部核準的《南京大學章程》(高等學校章程核準書第37號)第一章總則的第二條也寫明了“學校名稱為南京大學,簡稱南大;英文校名為NANJING UNIVERSITY,英文校名縮寫為NJU。”
此時,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南開大學校友昂首走過:我們也就不爭這個南大了…
直至今日,小募去兩校官網上查看時,發現在公開的信息中,南京大學和南昌大學還是均各自使用“南大”作為己校的簡稱,因此,兩所“南大”也就這樣同時存在著。盡管兩校簡稱“撞車”,但《高等教育法》《高等學校章程制定暫行辦法》并未對高校簡稱作出規定。此外,南京大學等中央部屬高校的章程由教育部核準,南昌大學等省屬“211”高校的章程則是由相應省級教育廳核準。
不過,在當時“南大”簡稱之爭時,也有網友大開腦洞認為“南大”簡稱之爭應該加入更多的高校選手才是,比如:
南寧大學:你叫南大,讓我叫啥?網友建議叫“寧大”吧。
緊接著,“我寧夏大學不服!當初就為了照顧廈門大學,不讓廈門大學叫“門大”,我都讓步了!現在怎么又有人搶我“寧大”這個名號!”
下面的寧波大學都快哭了:“寧大”都不讓叫,難道你們讓我叫“波大”?我都沒臉見人了……
東南大學和東北大學都認為自己是“東大”,互不相讓。
東北大學,簡稱東大(NEU),在沈陽,聽說張學良將軍當過校長,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理工類研究型大學,在河北省秦皇島市設有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位列國家“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
東南大學(SEU),也是老牌大學了,簡稱“東大”,位于江蘇省會南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的全國重點大學,著名的建筑老八校及原四大工學院之一,國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雙一流”A類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
這…這勢均力敵啊,到底名號給誰?最后有人提議各打50大板,都不許作“東”,東北大學叫北大,東南大學叫南大……
比起前面都是“兩校之爭”,到了西大這里,頗有點三足鼎立的味道。
廣西大學:簡稱“西大”(GXU),是列入教育部直屬高校序列并與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部省合建”的全國重點大學,國家“雙一流”、“211工程”、“一省一校”重點建設高校。
西北大學,簡稱“西大”(NWU),始建于1902年,由清末光緒皇帝御筆朱批設立 ,坐落于古都西安,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 ,位列首批國家“211工程”、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西南大學:簡稱“西大”(SWU),坐落于重慶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高校,由教育部、農業部與重慶市人民政府共建,是“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位列國家“211工程” 、“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
其實一開始,“西大”一名字是西北大學一直所用,西南大學合并前西南師范簡稱“西師”,西南農業簡稱“西南農大”,兩校2005年才合并為西南大學。
而比較有意思的是廣西大學也簡稱“西大”,也有人問為什么不簡稱“廣大”?有人說:大概因為城市影響力,北上廣,大家都知道指的是廣州,而“廣大”就這樣給了廣州大學,叫“西大”實在是不得已而為之,總不能叫“廣西大”吧,那還不如說全名。
由此,“三足鼎立”勢力成立,到了現在仍然不分勝負,可以說是“東大”、“西大”、“南大”、“北大”里面最有爭議的簡稱了,三所學校也都在不同網站和領域對“西大”商標進行了搶先注冊。
“北大”,恐怕沒人敢和北京大學來爭,北華大學自覺地簡稱“北華”,“四華”大學都乖乖地把自己簡稱“x華”,好像達成了某種默契。
而最新更名的北部灣大學,也不敢造次,只能簡稱“北部大”,總感覺讀起來怪怪的,不過也可能會叫“灣大”,畢竟臺灣大學已經叫臺大了。
像是北京大學、武漢大學、廈門大學可以分別叫“北大”“武大”“廈大”,但咱們大連大學、總不能叫“大大”吧你說…思來想去,那叫連大吧。
大連理工大學, 別的理工大學比如北京理工大學、上海理工大學、華東理工大學,他們的簡稱都分別是“北理”“上理”“華理”,唯獨大連理工大學的簡稱是“大工”。因為不能叫“大理”。怕云南的小伙伴會來說。(其實是延續大連工學院的簡稱)
因為大連理工把“大工”搶占了,所以大連工業大學就變成了“工大”
大連還有一所院校叫大連職業技術學院,簡稱,大技院
。
小募:emmmm,總覺得讀起來的時候會有一絲微妙的感情摻雜在里面。
還有像是,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分別簡稱為“上交”“西交”“北交”,大連交通大學怎么辦呢?叫“大交”么?感覺……很微妙啊,所以沒辦法了,反正也是“冒牌”的“交大”,干脆還叫按照原名“大連鐵道學院”來制定簡稱吧。你以為是叫做“大鐵”么?這個比“大交”還要微妙啊。就叫“鐵院”啊。
差不多的還有徐州師范大學,之前都簡稱徐師,后來改名叫江蘇師范大學,簡稱還是徐師,因為江師(僵尸)太嚇人了。。。
不過,也有小伙伴說,好像簡稱已經改成“江師”了,改名后第一屆畢業生都擺成僵尸樣子照畢業照來著。
此時,贛南師范大學簡稱贛師(干尸)默默走過并點了個贊。
寶雞大學有些糾結:我就兩個字,叫“寶大”好,還是叫“雞大”好?
太原大學有些臉紅:看得我都不好意思了,我叫“太大”。
復旦大學:幸好我名氣大,不然被叫成“旦大”的話我的老臉往哪里放……
現在黑龍江科技大學改叫【黑科技】了,小募:可以,這個簡稱,很AI啊!
不過,這些簡稱都是單聽就覺得因為諧音很有趣,還有一些學校的簡稱是只有放在對話里才能感受到精髓。
天津大學:你們爭吧,不管發生什么事,我都是“天大”!
中國人民大學:“天大”,“地大”都有了,怎能沒我“人大”?
河南(北)大學:我也來湊個熱鬧吧,我叫“河大”,上面三位大兄弟我們可以湊一桌了。

此時,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海南大學“海大”小聲叨叨著路過:其實我也….挺有氣勢的。
原創文章,作者:菜菜歐尼醬,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m.zzhhcy.com/index.php/2023/11/07/902f12d4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