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宣!北京高校布局面臨大調整,推進多所高校加快外遷! 2023年11月1日 上午11:22 ? 話題 ? 閱讀 34 來源丨大學府、北京市教委、新京報、募格學術 2021年,北京高校布局進入深層次調整階段。這是2001年沙河高教園區、良鄉高教園區啟動之后20年來的最大調整。意味著若干年后,北京或將出現新版的高校地圖。 近日,北京市教育委員會發布《北京市“十四五”時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2021—2025年)》。其中提到:有序疏解中心城區部分普通高校,壓縮高校中心城區在校生規模。研究推進相關高校到郊區落地,努力推進實現“區區有高校”的目標。 同時,全力支持河北雄安新區教育發展,建成三所“交鑰匙”學校并投入使用,持續推進學校對口幫扶工作,適時拓展實施一批幫扶合作項目。支持部分中央在京高校向雄安新區有序轉移。 北京高校布局迎來大調整 實際上,從2001年之后,北京高校的布局一直處于調整狀態。北京高校的數量和質量,是其他城市難以達到的。目前有90余所高校,高校數量是全國最多的;34所高校、162個學科進入“雙一流”建設名單,在京高校A+類學科數量占全國的44%,其質量全國排名第一。 自1999年高校擴招之后,北京高校的場地陷入困境。2001年啟動了沙河高教園區、良鄉高教園區。目前中央財經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外交學院、北京郵電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北京理工大學、首都師范大學、北京工商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等高校新校區均在這兩個園區之內。 如果說早期的新校區建設主要解決高校人數擴張的問題。那么現在高校布局調整主要是北京中心城區人口疏解的功能。今年9月,北京大學新校區、中央民族大學新校區、北京信息科技大學新校區啟用,拉開了北京高校布局調整的序幕。 在新公布的《北京市“十四五”時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中有一段話信息量很大: 深入落實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有序疏解中心城區部分普通高校,壓縮高校中心城區在校生規模。 北京電影學院、北京信息科技大學等高校新校區建成使用。加快首都醫科大學、首都體育學院新校區建設,推動中心城區校址整體騰退。統籌新老校區資源,結合區域規劃和功能,有序推動已疏解高校老校區騰退空間的合理利用。 推進沙河、良鄉高教園區向大學城轉化,建設結構合理、要素齊全、職住平衡、充滿活力的科教融合新城。加快建設中國人民大學通州校區、北京化工大學昌平校區和中央民族大學豐臺校區。研究推進相關高校到郊區落地,努力推進實現“區區有高校”的目標。 同時,全力支持河北雄安新區教育發展,建成三所“交鑰匙”學校并投入使用,持續推進學校對口幫扶工作,適時拓展實施一批幫扶合作項目。支持部分中央在京高校向雄安新區有序轉移。 具體拆分下就是有以下6個關鍵點: 第一個是壓縮高校中心城區在校生規模。其含義有兩個,第一是壓縮在城區高校在校生人數,對于有新校區的高校,并不是壓縮其招生規模,而是把新生以及其他在校生騰挪到新校區;第二,對于沒有新校區的高校,招生規模可能會被壓縮。這是一個信號,逼迫高校和北京加快新校區規劃。 第二是首都醫科大學、首都體育學院新校區。這兩所高校的新校區已經敲定了。首都醫科大學的新校區在大興區黃村鎮,占地面積約1000畝,總建設規模73萬平米左右。分兩期建設,一期建設約40萬平方米。一期估算總投資 28億元人民幣;首都體育學院新校區在延慶新城09街區,規劃占地面積約360畝,規劃建筑面積約28.5萬平方米(含地下),建設總投資約26.5億元。 第三是高校老校區騰退空間的合理利用。老校區的功能定性非常重要。已經搬入昌平新校區的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將來可能是整體搬遷,騰空老校區另有所用;意味著一些高校新校區建成后,會整體搬遷,老校區不是作為一個校區存在。 第四是高教園區向大學城轉化。高教園區和大學城自1999年下半年開始在中國興起,在理論上,高教園區和大學城的形式基本接近,但是,兩者并不是等同關系,大學城和高教園區在功能上是有區別的。 高教園區只是高校資源之間的區域,但大學城側重輻射一個城區的功能定位,大學城不僅僅是教學單位,還包括科研、成果轉換、生產等要素。也就是說,大學城的外延比高教園區大。意味著沙河和良鄉兩個高教園區的高校數量還要增加,同時,會加入科研和生產的要素,形成真正的大學城。能不能建成輻射所在區、所在城市,在全國產生影響的大學城,對于北京和高校來說,是一個挑戰。 第五是“區區有高校”,這也是關于高校布局最重要的表述。含亦莊在內,北京一共是17個區。之前,延慶、平谷、密云、門頭溝4個區,沒有本科高校。首都體育學院新校區落戶延慶,結束了沒有本科院校的歷史。目前,亦莊、平谷、密云、門頭溝4個區沒有本科高校。而北京一些雙一流大學和重點大學,如清華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北京林業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北京語言大學等目前沒有新校區的消息。如果要實現“區區有高校”的目標,亦莊、平谷、密云、門頭溝4個區應該有高校新校區的規劃。 第六是部分中央在京高校向雄安新區有序轉移。從疏解的角度來說,高校從北京市區搬遷到北京郊區,可能并不能完全起到疏解的作用。 此前北京一直在強調要推進非首都功能重點領域調整疏解,這可能意味著將會選擇一部分高校落戶雄安新區,一方面有更大的空間提升高校自己的發展空間,另一方面,也緩解北京城市部分高校所處地區的早晚高峰擁堵。 不過搬遷過后的新老校區教職工往返難的問題,也需要高校抓緊安排班車通勤來解決。 原創文章,作者:菜菜歐尼醬,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m.zzhhcy.com/index.php/2023/11/01/a9f8c78bdd/ 話題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推薦 海外博士與本土博士的利益差異有多大?國產博士有點難! 2023年10月27日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陳忠偉院士團隊誠聘博士后 2023年11月20日 和自己父親同一個博導什么體驗?網友:我喊你師弟,你喊我爸爸! 2023年12月8日 重量級子刊Nature Synthesis開始接收投稿!IF不容小覷! 2023年10月14日 這些高校正在崛起,值得博士就業選擇嗎? 2024年1月18日 “父母雙學霸, 生娃是學渣”的科學解釋是什么? 2023年1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