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樹嶺實驗室Nature子刊: 基于可逆神經網絡的二維材料逆設計 2023年10月15日 下午8:07 ? 頂刊 ? 閱讀 18 根據需要輕松設計具有所選功能特性的新型材料的能力代表了材料發現的下一個前沿。然而,以計算上易于處理的方式徹底有效地采樣整個設計空間仍然是一項極具挑戰性的任務。 在此,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Victor Fung, Jiaxin Zhang等人提出了一個逆向設計框架(MatDesINNe),它利用可逆神經網絡(INN)來映射設計空間和目標屬性之間的正向和反向過程。這種方法可用于為指定屬性生成候選材料,從而滿足逆向設計這一備受追捧的目標。 首先使用DFT在該空間內生成訓練數據采樣,使用數據來訓練INN以獲得正向和反向映射,然后逆向評估經過訓練的網絡以生成給定目標屬性的樣本。向下選擇的適應度標準將樣本限制為那些接近所需屬性且參數在訓練數據分布內的樣本,但這可以進一步擴展以包括額外的標準,例如需要的實驗可行性。 然后通過具有自動微分的梯度下降對選定的樣本進行優化,這些最終優化的樣本可以通過DFT進一步驗證。 圖1. 材料設計空間和數據分布 作者將 MatDesINNe 應用于單層MoS2的帶隙工程問題,其中設計參數是施加的應變和外部電場,目標屬性是電子帶隙 (Eg)。應變可用于單調地調整帶隙,這可以通過各種方法在實驗上完成,包括彎曲或拉伸基板、熱膨脹或通過從原子力顯微鏡尖端施加局部應力。 類似地,外部電場也可用于進一步調節由于帶彎曲引起的帶隙,并提供不受材料彈性強度限制的額外自由度。自由調整帶隙的能力使材料能夠針對目標應用進行設計,包括光催化、電子、傳感器和神經形態設備等。 此外,作者進一步擴展了這種生成能力,以提供有關MoS2中金屬-絕緣體轉變的見解,這對于憶阻神經形態應用等很重要。本文提出的這種方法是通用的,可以直接擴展到其他材料及其相應的設計空間和目標屬性。 圖2. DFT計算驗證模型性能 Inverse design of two-dimensional materials with invertible neural networks, npj Computational Materials 2021. DOI: 10.1038/s41524-021-00670-x 原創文章,作者:v-suan,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m.zzhhcy.com/index.php/2023/10/15/22127a120d/ 機器學習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推薦 范紅金/李越,最新Chem! 2024年6月29日 ?中南陳立寶EES:綠色機械化學鋰箔表面重構實現長壽命金屬鋰軟包電池 2023年12月12日 不到35歲,已發超30篇Nature子刊!他,崔屹高徒,Nano Letters副主編,新發ACS Energy Lett.! 2024年12月27日 再聯手!應化所明軍研究員/漢陽大學Yang-Kook Sun/蘭大張俊麗再發AM,還是電解液! 2023年10月23日 上硅所李馳麟Sci. Adv.:能量密度達1100 Wh/kg的高度可逆轉換型正極 2023年10月13日 登上3篇Nature,4篇Science的明星材料,向應用進發! 2023年10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