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開年,浙江大學盡展科研先鋒風采,成果不斷。1月、2月,浙江大學共有8篇CNS“入賬”。3月第一周,浙江大學奮進不止,迎來“開門紅”。3月2日,浙江大學醫學院和良渚實驗室的張巖教授團隊與山東大學孫金鵬教授、馮世慶教授和于曉教授團隊合作發表Science。兩團隊通過3年聯合攻關,成功從原子分辨率水平解析了4種不同類型的脂肪酸和人工合成激動劑TUG891分別刺激Omega-3魚油受體形成信號轉導復合物的精細三維結構,詳細闡述了Omega-3魚油受體識別不同雙鍵修飾的不飽和脂肪酸的模式,進而揭示了不同脂肪酸引發Omega-3魚油受體產生下游特定信號譜圖的機制。論文鏈接: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d6220圖源:Science官網高光時刻:解鎖“雙封面”!繼2022年9月,中國科學院大學榮登Nature和Science雙封面后,浙江大學,成為2023年第一個解鎖月度Nature和Cell雙封面的高校。2月3日,浙江大學醫學院腦科學與腦醫學學院白戈課題組聯合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李勁松院士課題組在《細胞》雜志以封面文章刊發研究論文“Diverse CMT2 neuropathies are linked to aberrant G3BP interactions in stress granules”。該工作揭示了應激顆粒異常是介導不同亞型CMT的共同致病機制,為針對多亞型CMT的廣譜治療藥物的開發提供了重要理論基礎,也為其他疾病遺傳異質性的機制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論文鏈接: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22)01629-4#%20
Cell封面故事
圖源:浙江大學受“鉆頭形”種子的啟發,浙江大學計算機學院設計學團隊參與國際跨學科交叉合作,聯合設計了一種可以自發鉆土的種子載體E-seed,適用于在人類難以進入的地區進行空中播種。E-seed將為農業播種、植被種植、環境檢測、生態修復提供新思路。這項研究成果以“Autonomous self-burying seed carriers for aerial seeding”為題,作為封面文章刊發在國際頂級期刊《自然》。論文鏈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2-05656-32月Nature封面圖源:浙江大學